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校園文化

【國開2016讀書征文】SPOC理念對于開放大學小專業全網絡教學模式改革的啟示

  一、引言

   開放大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力量,由已有30余年辦學歷史的廣播電視大學發展而來,為成人在職業余學習者提供了學習機會。開放大學在面向全國辦學的過程中,一直堅持“統一的課程名稱、統一的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命題、統一評分標準”的“五統一”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堅持學習者自主學習和面授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由總部集中社會力量,建設優質課程學習資源,分部負責學習過程落實,組織面授教學和學習輔導,這一模式在面向大規模開放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尤其是對于招生人數較多的大專業而言,由于規模效應的作用,既可節約辦學成本,又能全國共享優質資源。

   然而,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精細化,為滿足學習者多樣化學習需求,在開放大學辦學體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專業”,其主要特征為專業定位更加精準,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特定的細分領域,因此生源輻射面較窄,在招生上體現為每學期學生人數較少,學習者分布不均衡等特征。這些小專業無論在資源建設上、還是教學模式、學習支持服務模式上均與大專業的要求完全一樣,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諸多現實問題,導致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學生學習效果欠缺,生源數量不斷下滑,小專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如何既保證開放大學學科門類的豐富性,又能切實解決小專業的辦學問題,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對于小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二、開放大學“小專業”在辦學中遇到的問題

   為了保證辦學質量,一直以來開放大學對所有專業均采用完全一致的開設標準、辦學模式,然而在現實運作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和難以協調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1.課程學習資源建設與辦學成本之間的矛盾。

   在國家開放大學“五統一”原則的要求下,開放大學開設的所有專業課程在開課時原則上需要同時配備包括文字教材在內的三種以上教學資源;此外,隨著學科和實踐的發展總部和分部教師還需要不斷對資源進行更新和修訂。大部分小專業為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熱點開設,其學科內容相對于傳統專業而言發展變化更快,需要更新的幅度更高,這意味著對于小專業而言,同樣甚至更高的辦學成本,卻僅服務于更小規模的學習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資源建設符合要求的專業辦學成本居高不下,甚至長期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教師對資源更新和維護的熱情不高,客觀上制約了資源建設的質量。

   2.師生分布不均衡與面授教學之間的矛盾

   廣播電視大學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了一條適應中國特有國情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即教師面授教學與學生利用包括文字、錄像、網絡等多種媒體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相結合,每門課程均要求安排一定比例的面授課學時進行組班教學。然而,對于“小專業”而言,此傳統教學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首先,大部分小專業教師分布不均衡,生源好的地區師資引進力度較大,可以完成組班教學,而生源相對較差的地區師資力量薄弱,有些課程師資匱乏;其次,很多小專業生源非常分散,即便是生源好的地區,可能分布于多個教學點,每個教學點學生數量少,若進行組班教學,則面臨教師資源和教室資源的極大浪費。

   3. 專業發展與學校重視程度之間的矛盾

   任何辦學實體在專業辦學過程中,無論是對學習資源建設、學生的學習輔導、學習支持服務,還是對教師的發展和培訓,其重視度勢必向基礎學科和大專業傾斜,而那些伴隨著社會熱點和特色而產生的小專業常常只能在縫隙中生存,專業特色無法得到真正發展。

   正是由于以上矛盾,從教學層面看,客觀上造成了小專業教學過程難以得到較好落實,學生得不到滿意的教學輔導,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從辦學層面看,部分生源少的地區漸漸減少或停止招生,小專業學生被“勸”到大專業,從而形成大專業更“大”小專業更“小”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從專業開設上來說,導致了在開設新專業時畏手畏腳,制約了學校專業多樣化和均衡化發展。

   三、SPOC理念及其應用于開放大學小專業教學的適應性

   SPOC(Small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概念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Armando Fox)教授于2013年提出的。該概念基于前幾年一度風行全球的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理念發展而來,力圖解決MOOC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學習體驗缺失、難以實現個性化教學、課程完成率低等問題。從學習者群體來看,使用MOOC的學習者大多為社會人士,教育形式多為非學歷教育或課程培訓;而SPOC則主要針對注冊入學的在校學生,更適用于學歷教育。如果將SPOC理念運用于開放大學小專業教學,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1.教學規模上的適應性。

   SPOC對在線課程提出了“小規模”的要求,開課教師需要限制選課人數,只有符合一定要求的學生才可被允許參與課程學習。而在開放大學中總部和分部開設的專業中,很大一部分專業學生規模多則上千人,少則百來人。此外,即便招生規模大的專業,也往往分散于不同地區,單一地區或教學點規模仍然比較小,與SPOC小規模開放教學的理念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2.準入條件上的適應性。

   SPOC對學習者有限制性準入條件,要求學習為正式注冊入學的學生;而開放一直以來在招生上實行注冊入學、彈性學習、寬進嚴出的學習制度,適應SPOC教學理念的特點。

   3.教學形式上的適應性。

   SPOC與MOOC的最大區別在于教學形式上強調混合式教學,即一方面利用MOOC的優質資源在在線評價模式,另一方面強化輔導教師或助教的線下輔導和深度交互。而開放大學一直以來堅持學生自主學習與輔導教師面授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且建設有較為完善的集學習資源、學習活動、學習評價于一體的線上課程平臺,線下則有全國輔導教師組成的師資團隊,在教學形式上與SPOC理念高度吻合。

   4.辦學成本上的適應性。

   SPOC模式的教學資源主要在于在線資源,其主要成本在于教學設計和視頻資源錄制等,相對于開放大學的資源建設要求而言建設成本更低,后期維護費用也更低。

   正是因為SPOC理念與開放大學辦學特點有以上諸多適應性,其運行機制、教學模式、教學流程均對開放大學小專業辦學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然而,考慮到我國的國情以及開放大學自身的特點和歷史背景,對于SPOC理念值得參照,但仍然不能照搬。

   四、基于SPOC理念的小專業教學模式構建

   開放大學雖然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開拓性探索,并付諸實踐多年,取得了諸多寶貴經驗,有效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尤其是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的興起以及整體教育環境的變化,傳統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暴露出了其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網絡信息的極大豐富化,導致傳統以“學習資源”為主導的在線自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傳統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自學主要以“資源”為主導,多為資源填鴨式學習,缺少線上自測與評價,缺少自學環節的教學設計,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線上課程資源點擊率持續偏低。尤其是隨著網絡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豐富化,隨之而來的是學生工作節奏更快,有效時間更加碎片化,沒有經過教學設計和有效組織的課程資源更是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

   其次,面授教學越來越難以得到有效落實。根據開放大學規定,每門課程每學期應安排1/3以上的面授課時,但是據調查顯示,近幾年來,學生到課率呈下降趨勢,分校教室的空置率不斷上升,尤其對于小專業而言,組織面對面的實地課堂教學更是困難重重,加上開放大學主要面對成人在職學生,工學矛盾問題一直較為突出。

   本文試圖借鑒SPOC理念,同時適應新的網絡學習環境的特點,重新構建開放大學小專業全網絡教學模式。如下圖所示:


   筆者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開放大學多年探索積淀所得,對于知識儲備和學習自主性、自制力均有欠缺的成人學生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未來的教學中應始終堅持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動搖。然而考慮到現實面對面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同時認識到近年來不斷普及和發展的網絡環境,各種社交軟件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社交軟件應用于遠程教學的各種實踐,完全可以將開放大學傳統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轉型為基于全網絡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同時結合SPOC教學理念在小專業中進行應用。具體來說,全網絡混合式教學應涵蓋以下幾個模塊內容:

   1.  基于網絡核心課程的在線自主學習

   阿曼德?福克斯認為,SPOC是用MOOC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以提高教學效率;維基百科中將 SPOC定義為圍墻內的學生在本地使用的MOOC版本;祝智庭等將SPOC稱為“私播課”,將其定義為一種為小型的、私有的、在線的課程。綜觀國內外學者對SPOC的認識,筆者認為SPOC本質上是一種可以用以輔助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以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的在線課程。而開放大學近幾年來一直致力于建設集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學習評價于一體的網絡核心課程,該網絡核心課程基于MOODLE平臺制作,擁有強大的學習資源組織功能、教學活動設計功能、自動化測評功能、交互功能、學習數據查詢功能等,非常適合于作為小規模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網絡核心課程中應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設計,并且與學習活動、學習評價緊密結合,主持教師和輔導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核心課程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導學、促學。

   2. 輔導教師通過社交軟件群授課

   對于小專業來說,輔導教師通過社交軟件群授課,最大的意義在于可以實現跨地域組班,優質師資共享。此外,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課堂學習,能有效解決工學矛盾問題。

   在國內應用比較廣泛的社交軟件主要是騰訊QQ和微信,幾乎每個學生和教師都有相應的賬號。而在現實辦學過程中,QQ群或微信群從學生入學的那一天開始就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其功能大多僅限于發布上傳下達的通知、師生和生生之間偶爾的交流、碎片式的學習支持服務等。隨著以上社交軟件功能的逐步完善和豐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辦學機構開始采用微信群或QQ群進行遠程授課。以QQ群為例,目前QQ群擁有的文字、語音、視頻、PPT共享等多種信息傳輸功能,此外,還有群通知、群日歷、群文件、簽到、群視頻等多種管理功能,完全能滿足將課堂教學進行網絡化的需求。國家開放大學廣告學專業從2014年—2016年在實驗學院開展了為期5個學期的QQ群授課實踐,所授課程類別多樣化,既包括理論性較強的廣告心理學、中外廣告史,也有藝術類課程如素描、廣告設計,還有計算機類課程如計算機平面設計、計算機三維設計等。授課形式既可為內容講授,也可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實踐證明,以上課程能能通過QQ群授課完成教學目標,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與面對面授課相比,學生到課率、交互的積極性、滿意度、教學效果均都得到了提升。

   3. 不同團隊的全過程學習支持服務

   全網絡教學需要依賴教務人員、總部主持教師、分部輔導教師、學習中心班主任這四個學習支持服務團隊的共同支撐。其中,教務人員和班主任主要落實學生的本地化服務,如注冊入學、領取紙質學習資料、需要進入考場的終結性考試等環節。主持教師和輔導教師則主要為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學術支持服務。具體來說,主持教師主要進行課程的總體策劃和設計,組織分部教師共同完成網絡核心課程的設計,其中包括教學活動設計、評價設計等,此外,主持教師還應協助管理部門完成該課程的跨地域組班等任務。輔導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1)在開課前撰寫個性化學習輔導方案;(2)幫助學生制定課程學習計劃;(3)網絡實時授課;(4)組織學習活動和網上討論;(5)批閱形成性考核作業;(6)隨時答疑解惑等。

   五、結束語

   SPOC作為一種新的混合式教學理念,讓人們對其充滿憧憬。將SPOC理念與開放大學小專業教學的實際結合起來,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但是開放大學有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在辦學過程中形成的三級辦學機構和模式,對于SPOC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制約性,因此在實踐中不可對SPOC模式進行照搬和教條式應用,而應結合實際進行改造和完善。本文提出的小專業全網絡教學模式目前在單一教學點具有較大的可行性,但是如果推廣運用到全國,進行跨地域組班教學,則還有若干問題急需解決,如平臺功能問題,如何實現學生注冊后的自動跨地域組班?此外,還有輔導教師經費和工作量計算問題,總部和分部如何議定輔導教師的付酬標準和付酬方式?以上問題均需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標準逐一落實。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真人百家乐皇冠网| 百家乐破解辅助| 九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网盛世三国| 网上百家乐庄家有赌场优势吗| 足球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园天将| 锦江国际娱乐| 马尼拉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娱乐场存款| 宝博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大发888登录器下载| 大发888客户端de 软件| 百家乐官网计划工具| 大发888 方管下载| 百家乐官网透明牌靴| 上海博彩生物| 百家乐庄闲和各是多少| 百家乐官网黄金城游戏大厅| 百家乐官网最新破| 金赞娱乐成| 678百家乐博彩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和的几率| 二八杠的玩法| 杨公24山日课应验诀| 百家乐官网庄闲必胜手段| 网络百家乐官网破解器| 大发888 m摩卡游戏| 网络百家乐赌博赢钱| 百家乐官网网络娱乐场开户注册| 本溪市| 二八杠下载| 百家乐赌场策略大全| 战神线上娱乐| 重庆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3U百家乐官网游戏| 威尼斯人娱乐网反水| 百家乐娱乐官方网| 真人百家乐官网蓝盾娱乐网| 百家乐官网的庄闲概率| 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