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青年的初心】吳亞祺:如果國開是一本書
編者按:不忘初心,促進教育公平;立德樹人,培養時代新人。這是國家開放大學建校40年來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在2019年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聆聽國家開放大學青年教職工如何生動詮釋“不忘初心,立德樹人”。

如果國開是一本書,宣傳部便是這本書的親歷者,撰寫者和誦讀者。如何去感受國開的每一個側面每一個倩影,如何將大家工作、學習,成長、進步的點點滴滴都記錄進這本書,便是宣傳部每位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在本部門工作的三年里,浸染著每位領導和同仁的智慧,流淌著宣傳部人特有的熱血,我也在國開這本紛繁立體、韻味無窮的書上,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一起來翻閱一下由我和各位同仁們一起書寫的那幾個精彩瞬間。
為了做好國開這本書的撰寫者,宣傳部做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就包括國開之旅專題系列活動,每年選取一個有特色的地方電大作為報道對象,帶領中央級媒體深入基層,以多種形式對“一村一”、士官教育、教育精準扶貧等主題進行宣傳報道,是宣傳部的一項亮點工作。2016年11月8日至12日,我也有幸參與到這項不平凡的工作中,和當時的孫主任一道,帶領記者展開了“國開之旅-社區教育”行動,北上綿陽,南下榮縣、威遠,再赴成都,采訪對象既有政府官員,社區大學、學院負責人,也有市民、新市民,更有家庭農場主、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我和各位記者一樣,第一次下到滿是泥濘山路的基層電大進行采訪,第一次整整五天每天都在顛簸的路上,對社區教育有了全方位了解的同時,我也第一次對國開所做的工作有了難以言狀的震撼與自豪之情。在成都“能者為師——尋找社區好教師”海選活動現場,親眼看到71歲的奶奶表演“鋼管舞”的畫面,讓在場所有人嘆為觀止,那份游刃自如,那份力量與美的結合,那份對待生活飽滿的熱情,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一位已經71歲的老人。而正是這樣的老人讓我意識到國家開放大學確實做到了推動終身學習,讓他們的生命更精彩,讓他們的城市更美好。在綿陽、在威遠,在我們走過、采訪過的地方,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國家開放大學體系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翻過這一頁的感動,下一頁的故事更值得我驕傲,因為在領導的指導和同事們的協助下,由我主導完成的100個“國開故事”工作榮獲了教育部“優秀創新工作案例”,這是對宣傳部工作的肯定,更是對國家開放大學在推進全民終身學習型社會中所取得成績的肯定。我依舊清晰地記得自己親手編輯改寫的第29個國開故事,講的便是祖國西北邊陲一個叫額敏縣的縣級電大老師——熊艷玲的故事,身為基層電大的老師,她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哪怕學生自己都認為電大“上了也沒用”,況且上班很忙,也沒錢、沒時間學的時候,熊艷玲老師依舊不厭其煩地勸她堅持學下去。熊老師這份近乎頑固的堅持換來的是無數學子發自內心的感激,也換來了屏幕前的我最誠摯的動容與敬佩。在撰寫和記錄這一個個國開故事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國開就像一本封面樸實無華內里卻飽滿生動的書,只要翻開扉頁認真閱讀,你對它的了解越深,愛就越深,自豪與感動也就越深。
國開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本結局開放式的新型小說,未來的所有走向,全靠各位同仁共同的努力,以身為國開人為榮,以立德樹人鑄魂圓夢為目標,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張揚青春、揮灑汗水,譜寫人生最華美的篇章。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