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風采】衡陽電大張瓊:三尺講臺書寫美好人生
教師的人格力量來源于教師高尚的師德,來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更來源于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2003年,張瓊老師大學畢業以后就進入衡陽電大工作,十五年來,她一直在教學一線工作,積極參與教研教改和教學管理。她為自己提出了“理論實踐雙重并重”的目標,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并不斷將理論的學習落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
熱心教書育人,嚴謹教學過程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張瓊一直承擔漢語言文學、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以及文秘專業的教學任務,并兼任多門公共課教學。先后講授過的課程有《現代漢語》《古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閱讀與寫作》和《湖湘文化》等,并長期在企業進行講座授課,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是學校優秀的“雙師型”骨干教師。
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張瓊能夠做到把好教學環節中的每一關,工作態度端正,備課詳盡細致,精心設計教案,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掌握教學節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這一最重要的環節,她以知識的傳授為根本,特別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充分表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更快和更好地提高課堂授課效果,傳授學生更多更新的知識,張瓊還非常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工作技能的提高。認真準備每一堂課,不斷充實新的內容,并且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精心設計教學單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嚴謹的治學作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受到同事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善于嘗試創新,致力教研教改
作為國家開放大學的一名教師,張瓊在教學中能充分運用一切教學資源,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小組討論匯報、典型案例、熱點案例討論、運用視頻資料等教學手段,在課堂上采用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性思維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張瓊先后主持湖南電大重點課題1項;參與湖南省信息化重點項目——名師講堂1項;衡陽市級課題3項;在國家權威期刊上發表與其相關教學教改方面論文10余篇;申請實用型專利——漢字組合裝置、語言文字學習用點讀機2項;作為參與人申請其他專利3項,其中包括發明專利1項;主編應用文寫作教材1本、現代漢語1本、參編語文方面教材4余本。微課作品獲衡陽電大首屆微課大賽一等獎,多次獲得學校“十佳示范課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稱號。組織學生參加全省電大“我的學習故事“演講比賽,獲得優秀組織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由于其工作努力認真,多次獲得市級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優秀。
用心服務學生,引領健康成長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在擔任班主任期間,張瓊不僅將自己的所知與學生共享,還十分注重從他們的個人實際出發,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能學有所長,學有所獲。
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張瓊耐心解答、正確教育和利導,幫助學生們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認真規劃大學生涯,這些都為學生成長成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她帶的12級小教班里她發現有個女生總是落落寡歡,性情孤僻,后來在她的作文里才得知她是個孤兒,父親在外打工時出了意外,母親拋棄了這個貧窮的家遠走他鄉,她一直跟著七十多歲的奶奶艱難度日,親情的缺失讓她對生活喪失了熱情,對人情感到冷漠,對學業也敷衍應對,成為了旁人眼中的另類。得知情況以后,她一方面在生活上為她爭取了各種幫扶政策,另一方面在學習中給予了她更多的關注和鼓勵,讓她感受到久違的溫暖,并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拿到了教師資格證,畢業后在廣州找到了滿意的工作。“經師易得,人師難求”,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張瓊始終相信一個人做好教育工作不僅要具備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離不開感情和愛心的投入。
積極進修學習,提升自身素養
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專業素養,張瓊積極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培訓。通過不斷地學習,她獲得了首批湖南省英特爾主講教師資格證以及衡陽市中小學教師面試官等各種頭銜和榮譽。教學之余并堅持寫稿,在省電大和市教育局以及本校網站上年發稿量達到五十余篇,并搭建了衡陽電大黨員遠程教育站點平臺,幫助大家更好學習和進步。
在教師生涯中,特別是作為國家開放大學的一名教師,她深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滿足于不斷更新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改革。她始終能堅持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也正是由于這份信仰和熱愛,讓她在這三尺講臺上書寫著美好的人生。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