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好老師 】趙婷婷——投身“三農”沃土 助力鄉村振興
編者按:癡心育桃李,朱筆寫春秋。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了弘揚國開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堅守教育初心的政治品格,誨人不倦、孜孜以求的育人情懷,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奮斗精神,本網將推出專題,對一年來獲得各類獎項的部分教師進行表彰,展示這些默默耕耘者的大愛、智慧和奉獻,展示他們為人師者的風采和足跡,大力弘揚教師在“辦人民滿意教育”進程中的模范帶頭作用,鍛造師德高尚、理念先進、業務精湛的先進教師群體。

趙婷婷,女,管理學博士,副教授,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2010年始,任職國家開放大學農林醫藥教學部專職教師,教學部科研負責人。主要從事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規劃、農村在線教育方面的研究。負責國家開放大學農村區域發展(本科)專業和農業經濟管理(專科)專業,主持7門農科類課程的日常教學、資源建設和團隊運行等工作。兼任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碩士答辯專家、北京市土地學會理事。
2010年至今,榮獲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2017年),主持教材入選農業農村部“十三五”規劃教材1部(2019年);先后兩次獲得國土資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二等獎(2013年);國家開放大學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2021年);兩次受邀參加第24屆(2011年)、28屆(2019年)國際遠程教育大會,分享中國農村在線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作為重要參與者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哈馬德國王教育信息化獎(2021年);第五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不忘初心,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力推課程思政建設
趙婷婷老師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好,理想信念堅定,始終以一個“四有”好老師的標準要求自己,把立德樹人和課程思政理念貫穿在教學實踐當中,在教師崗位上學習、成長、奉獻。立足國家開放大學近30萬工作在“三農”一線在校生的實際情況,將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中央一號文件等精神與教育教學有機融合,形成了如鹽入水的課程思政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反饋及效果,并多次榮獲教育部精品課、“十三五”規劃教材等教學獎項。
堅持基層學習者調研工作,送教到“三農”一線
作為國家開放大學農村區域發展(本科)專業、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的負責人,趙婷婷老師始終注重了解開放大學系統師生的辦學和教學需求,不斷改進和提升專業品質,在承擔主持建設7門本、專科課程的繁重工作任務的同時,仍堅持不懈地每年進行基層學生調研,并送教到“三農”一線。特別是2020年12月在山西呂梁為村兩委干部學歷提升項目授課,全省累計聽課人數近1萬人。
不斷提升專業能力,深度參與各級土地規劃編制工作
從教11年當中,趙婷婷老師發揮自身學科和專業專長,聯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順義區政府、北京市平谷區政府、遼寧省沈陽市政府等單位展開合作,在深度參與土地利用規劃、城鎮規劃編制工作的同時,將本領域和行業的最前沿進展融入開放大學在線教學當中。作為GIS技術負責人,將GIS空間計算與土地資源空間優化配置技術集成應用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當中。主要成果包括: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順義區土地利用規劃(2010-2020)》、《平谷區土地利用規劃(2010-2020)》、《沈陽市土地整治規劃(2010-2020)》。并在《中國土地》、《Land Use Policy》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其中SCI、EI 4篇),學術專著1部,主編教材《土地利用規劃》年發行量19000余冊。
深耕在線教育技術技能,努力傳播農村在線教育的中國范式
趙婷婷老師多年來潛心研究在線教育在我國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方面的教學模式和信息化教學技術。于2015年經選拔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教育研究所UCL(IOE)做訪問學者,學習先進教育技術開拓國際視野。依托教育部重點規劃課題(“遠程教育支撐職業教育模式研究”,編號: GJA104027)、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委托課題(“構建全民終身學習教育體系研究”,編號:19JGWT0024)等研究工作,取得了比較有影響力的教學研究成果。前后于2011年和2019年兩次(印尼、愛爾蘭)受邀出席國際遠程教育大會并對中國農民在線教育教學成果進行介紹。作為重要參與者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項目已經為我國“三農”一線培養了超過55萬名技術技能本專科人才,并于2021年4月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哈馬德國王教育信息化獎,將中國的農村在線教育范式推向了世界。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