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學故事】一同成長(本文獲國家開放大學“我的教學故事” 征文活動優秀獎)
我是一名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平凡的數學教師,在學校干過教務管理工作。從2013年元月起,被調到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工作,當調到這里的時候心里很糾結,糾結的是這里的工作與一般學校的工作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別,習慣了二十多年的中小學教學工作,要一下子進入教師培訓和電大教學的行列,對我一個年齡奔50的人來說真的具有很大的挑戰性。來以后我接管了兩個新班,2013春學前教育和2013春小學教育。在班級管理中我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認真履行課程管理員的職責,及時通知學員交書學費,建QQ群,督促學員上網學習,按照學員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好學習小組,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相互幫助。可作為一名剛接手電大工作的老師,我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也沒有什么可以值得令人稱頌的偉業,更沒有經驗,但我相信我會和他們一同成長,其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足以令我回味。
陳進芬是我班上一名讓我特別留意的學生,并不是說她的智力低下,成績差,而是她的年齡和我差不多,1971年出生,是一個農村小學的幼兒代課教師。他到學校的第一天,連鼠標都不會用,電腦一竅不通。如何叫他在網上學習,網上考試?我也是剛接手這項工作,有很多東西不懂,我該如何把他帶到畢業?我只有手把手的教他在網上怎么用鼠標,怎么復制、粘貼。剛開始她拿到鼠標時手都發抖,我鼓勵她別緊張,慢慢來,熟能生巧。沒一會兒她就出了一身汗,我也出了一身汗。她學得非常認真,整整一個上午,她一步沒離開電腦,我也一步沒有離開她。中午下班我回家,她也走了。可等我下午來上班時,她早早的就站在了我辦公室門前。我問她:“你怎么又來了?”她說:“我還沒學會,我家距城里遠,來一次不容易”。我被她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她在我的電腦上又整整學了一個下午。在教她的同時,我自己也學了不少東西。
雖然她勤奮,但基礎實在太差,年齡也偏大,我還是好擔心。她走了以后我對辦公室的陳老師說:“她能畢業嗎?”萬萬沒想到,第一期快完時,她來交作業,我看她作業做得非常認真,也寫得非常好,我當時驚呆了。我說:“你的毅力和鉆研精神太好了,值得我們學習,我要鼓勵班上的同學向你學習”。她說:“不是有一句話叫笨鳥先飛早入林嗎,我年齡大只有用笨辦法了”。她交完作業走后,我又和陳老師說:“我不擔心她了,她這種精神真的太可貴了”。隨著時間的推進,陳進芬同學進步了,班上的同學進步了,我也進步了。因為要教教好他們,我必須自己先去學會,先向老教師們請教。要教會他們,我得付出比他們多十倍的努力。
有一天,我在群里對同學們說:“我們班有一位大姐姐叫陳進芬,她不太懂電腦,大家要多幫幫她。我們能在一個班學習,這是緣份,我希望大家都能畢業”。沒想到,她在群里說:“老師,我不會拖大家的后腿”。她說:“我買了一臺電腦,叫女兒和朋友教我,我自己也在電腦上摸索,我現在好多東西都會了,還經常在網上學習,聽專家講課呢”。第二期職業技能訓練有5科要在網上考試,她沒再叫我教。第一期的考試成績下來,沒有一科補考,在整個2年半的學習過程中,她只有一科補考,到做畢業作業的時候所修科目全過。她開心地說:“羅老師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幫助,我感謝你”!我說:“你能畢業,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
在這兩年半里,陳進芬同學付出了很多汗水,但是她成長了,她可以通過這兩年半的努力順利地拿到畢業證。我班上的同學也成長了,有30多位同學順利畢業。于是我想到愛迪生說過的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的辛酸是值得的、有收獲得、有回報的。我覺得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的。學習也是如此,每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如果我不會,我會先去學了再教,提出建議幫助他們,多給鼓勵,耐心幫助。師生之間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我們必須有一顆愛心,只有熱愛學生,設身處地的理解學生,幫助學生,才會從各方面了解清楚學生的情況,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接受教育。只要他們有一顆持之以恒,積極向上的心,只要他們有興趣,只要他們愿意去做,就一定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