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抗疫榜樣】王旭瑩:堅持讓我更有信心面對未來新挑戰!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廣大學生按照各地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在防疫抗疫斗爭中不畏艱險,勇于擔當,涌現出一批直面疫情、忠于職守、勇于作為的先進典型,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國開學子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精神風貌。日前,國家開放大學授予107名同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光榮稱號。本網將陸續講述部分先進個人的抗疫故事,以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發揮榜樣作用,激勵廣大學生進一步凝心聚力,奮力奪取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不斷為黨和人民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人物簡介:
王旭瑩,北京兒童醫院兒科護士,2018年秋報讀國家開放大學北京分部醫藥學院本科。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堅守崗位并積極參與醫院抗疫工作,我責無旁貸。
疫情暴發后,醫院立即在急診和門診樓門口設置初篩崗,負責對就診人員進行排除篩查。由于急診面對的都是相對危重患者,初篩工作中會面臨很多矛盾,作為急診護士,我多次遇到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是辱罵、推搡等情況,但都選擇默默承受,給予患者最大的理解和包容。
急診護士還需為就診兒童做咽拭子采集,陪同家長有時容易情緒激動,而要保證核酸檢測的準確性,采集咽拭子需要深入咽喉,小朋友哭鬧比較厲害,但不管多難我都會耐心安撫,確保樣本采集工作順利進行。
為了防止工作中發生感染,并盡量節約抗疫用品,在一個班次中(8小時)我需要一直穿著全身防護服,一天工作兩個班次,中間只休息8個小時。和所有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一樣,臉上留下勒痕,衣服被汗水浸透,工作辛苦且充滿危險,但能為首都抗疫出一份力,我覺得十分驕傲!
在抗疫期間,我還承擔了部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看護和轉運工作。看護和轉運疑似患者中途不能更換醫務人員,所以我只能在完成全部看護和轉運工作后休息,常常累到筋疲力盡。
連續工作幾天后,回到家中還需要進行保護性隔離,不能和家人接觸,年幼的孩子常常哭著找媽媽,我不能去抱他,心里十分愧疚。但想到千千萬萬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和其他堅守崗位的戰友,我覺得這些付出微不足道。
6月北京疫情反撲,北京小湯山醫院啟用。兒童醫院發起支援小湯山醫院行動,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雖然最后沒能參與支援,但我相信在后方仍然可以為戰疫貢獻自己的力量,我也時刻準備著再次加入抗疫隊伍。
在不平凡的2020年中,我繼續著本科階段的學習,沒有絲毫放松,取得均分84分的成績。目前我已修完所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學分,開始臨床實踐并撰寫畢業論文。邊工作邊學習,時間、精力會有沖突,但堅持讓我更有信心面對未來新挑戰!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