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風采】邱衛明:從裝配工到技能名師
5月19日下午,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程派人到臺州廣播電視大學,為該校教師邱衛明送來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證書。這位畢業于臺州電大如今又在臺州電大執教的“80后”教師,以其精湛的技能又一次獲得國家殊榮。
作為縫紉機高級技師,邱衛明先后獲12項國家發明專利、100多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省勞動模范、錢江技能大獎、省金錘獎、省職業技能帶頭人和省先進職業操作法,領辦了全國示范邱衛明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浙江省邱衛明技能大師工作室。
“我的成長,離不開領導、師長和同事們的關心和幫助。榮譽只能說明我過去做得還不錯,靜心把工作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做好,是我現在要做的?!?/span>6月2日,這位從一線車間成長起來的大學教師在接受采訪時謙遜地表示。
放棄保送,但從不間斷學習
臺州電大的老師和學生們都很熟悉邱衛明,他是學校1998屆中專機電專業優秀畢業生。
在3年中專學習中,邱衛明對自己嚴格要求,自稱“笨鳥先飛”。畢業時,他因成績優秀被學校推薦保送大學。但他做了個讓人驚訝的決定——放棄到杭州上大學的機會。班主任和眾多老師都勸他不要放棄,邱衛明搖了搖頭,咬牙回絕?!霸绯鋈?,早見識,早鍛煉,效果更好?!鼻裥l明說。不過,他沒有說出的另一個理由是,家里困難需要他早點補貼家用。
他選擇了到杰克公司成為一名普通裝配工。裝配工,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可言,但邱衛明覺得,即使是最簡單的一份工作,也要想方設法做好。
就是憑著這樣一股子韌勁兒,短短一年時間,邱衛明就從一名實習裝配工升到了公司技術人員。
他以前的同事宋斌說:“我們覺得做出來的效果接近預期值就可以了,但是他會一直堅持,一定要達到預期值?!?/span>
雖然放棄了保送大學,但他一刻也沒停止過學習。做技術員時,他經常翻閱機械制圖方面書籍,并咨詢廠里技術較好的老員工。公司老總阮積祥手把手指導,享受國務院津貼的縫紉行業專家滕書昌言傳身教……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勤奮好學的他迅速轉變角色,從縫紉機行業的一個門外漢順利成長為行家里手。
在公司資助下,2006年到2009年期間,邱衛明還先后取得了大專及本科學歷。
潛心專研,成就行業技能大師
2000年,由于表現突出,邱衛明被提升為技術科長,負責公司產品開發、工藝管理和標準制訂。
超高速包縫機,是邱衛明最早參與研發的縫紉機,它的設計標準超過了當時日本的水平,速度達到每分鐘6500轉。當時廠里規定,整個研發期限是5個月。
高速縫紉機的零部件十分精密,機針上下走動的幅度是32毫米,調整過大,達不到速度;過小,銅連桿就容易發熱,所以這個調整數值只能限制在0.01毫米甚至更小,相當于1/6的頭發絲那么細。要在如此微小的調整值中找到精確的位置,實在太難了。
邱衛明與團隊一起,翻閱大量資料,進行無數次試驗,最終攻克了這個難題。
這項超高速包縫機的成功研制,為邱衛明在包縫機技術領域樹立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十多年來,他潛心專研,為縫紉機的漏油問題總體得到解決和特殊零件的檢測工藝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為數不多的工人技師委員,邱衛明將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以第一起草人身份起草了“工業用縫紉機連續縫紉試驗方法”等8項行業標準,并主持起草了縫紉機行業第一項浙江制造團體標準“工業用縫紉機計算機控制高速包縫縫紉機”。
如今在高校從事教師工作,角色轉換了,但邱衛明技能研發的腳步從未停歇?!敖衲?,我有兩項新的發明專利已通過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實質性審查,都和縫紉機行業有關的?!鼻裥l明說,“干一行就得愛一行。我很愿意為縫紉機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span>
電大執教,“讓學生帶著創新成果去就業”
2006年,邱衛明編寫了一部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將市面上所有種類的縫紉機安裝調試說明進行匯總,結合自身實踐經驗重新編寫,內容通俗易懂,深受一線員工的歡迎。
2013年,邱衛明應邀成為臺州電大的一名教師。教學中,邱衛明把十幾年累積的工作經驗帶進課堂,他模擬工廠檢測部門的工作流程,將縫紉機和機械制造的知識加入到機電專業日常教學中,耐心對學生實施“一對一”輔導。
縫紉機零件的加工方法與工作流程、浙江省工業技能產品計劃、主持三項電大系統課題與教改……今年,邱衛明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從一名工廠工程師,轉變成教師,轉變跨度比較大。以前我重點是怎么去處理技術問題,現在是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讓他們懂得怎么去操作,這是我工作上最大的轉變?!鼻裥l明說,“現在,我一般都是在工作室里把學生分組,按企業里‘師傅帶徒弟’模式進行教學。我覺得這樣更有針對性,讓學生邊上課、邊練習、邊修改、邊提升?!?/span>
他的工作室目前有5名老師和十多名學生參與科研?!懊恳粚枚紩?/span>10名左右的學生參與進來。我希望我的學生畢業時能帶著創新成果去就業?!?/span>邱衛明說。
他的學生周劍說:“邱老師是從企業過來的,他會告訴我們就業方向、就業前景。他也很注重實踐,經常要求我們去實訓樓看零件,有什么不懂的他都會很耐心地給我們講解,無論是哪名學生,都一視同仁。”(本網郁章利綜合)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