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兩會代表委員】方青:“小手拉大手”該歇歇了
人物簡介:浙江金華電大2006屆教育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全國人大代表,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
去年全國兩會時,我呼吁為校園設一道防火墻,讓校園回歸教育的本質,讓校園少一些額外負擔,少一些干擾,少一些小手拉大手,讓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使他們長大后不但能管理好自己,還有能力去拉小手。通過《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的持續報道以及相關網絡媒體的傳播,我的呼吁在全國教育界引起較大反響,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
但2015年我在回訪的過程中,得到學校層面的反饋還是“干擾太多”“負擔過重”。因為現在變著花樣、“穿著馬甲”的活動還是屢屢出現。比如,小手拉大手“禁燃”,小手拉大手“五水共治”,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與小手拉大手相關的主題繪畫、征文、演講等活動還是很多。實際上,我們也知道這些活動都源自各部門的良苦用心,但不僅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還嚴重打亂了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加重了學校負擔。
在這里,我不禁要問,到底為什么要小手拉大手?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可是,我們的學校教育是按課程進行的。就好比家里已經把孩子的一日三餐都準備好了,但現在隔壁鄰居隔三差五老是送這個零食那個零食,孩子的飲食就成了問題。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嗎?如果是的話,要找到癥結在哪里。我們的社會問題到底是大手出問題還是小手出問題?如果是大手的問題,就應該治大手,我們總不能大人生病小孩吃藥吧。
我還想問:小手拉得動大手嗎?社會的一切規則都是大手制定和實施的,孩子是有立法權還是有話語權?作為一名教師,總是在“小手們”面前扮演著“母雞媽媽”的角色,我非常感謝“大手們”對“小手們”成長的關心和惦記,以及給予他們的美好期待。可是,我不得不說,我懷里的“小手們”是拉不動“大手們”的。試想,世界上哪個家庭,哪個社會,哪個國家是通過“小手拉大手”走向文明、走向繁榮和富強的?
我覺得,所謂的小手拉大手是大手不履職,對小手不負責。大人溜肩了,不挑擔子。一些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落到學校,部門領導也是應付性的,只是一個二傳手,為的是完成任務,收集材料,匯報起來就好像已經做得很接地氣了,自己的政績通過小手已經到達千家萬戶了。因此,我堅決反對小手拉大手。
各位,如果我們的工作要通過幼兒園的小朋友去落實,那么視野就停滯在幼兒水平。如果需要通過小學生落實,那么視野就停滯在小學水平。如果我們的改革和發展不斷寄希望于我們的小手,這個后果實在讓人不敢想象。
大手應該做些什么呢?都說上行下效,如果大手真的優秀、文明,有力量,有擔當,何愁小手將來不優秀、不文明、沒力量、沒擔當。我們必須把小手拉大手這句話扭轉過來,不是小手拉大手,而應是大手拉小手。就像一首歌所唱的,“大手牽小手,走路不怕滑”,走呀走,轉眼小手就變大。(2016-3-5日中國教育報 作者:方青)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