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抗疫榜樣】林旭:一切付出都值得!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廣大學生按照各地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在防疫抗疫斗爭中不畏艱險,勇于擔當,涌現出一批直面疫情、忠于職守、勇于作為的先進典型,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國開學子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精神風貌。日前,國家開放大學授予107名同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光榮稱號。本網將陸續講述部分先進個人的抗疫故事,以期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發揮榜樣作用,激勵廣大學生進一步凝心聚力,奮力奪取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不斷為黨和人民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人物簡介:
林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2016年9月-2019年7月就讀于國家開放大學北京分部大專護理專業,2019年9月報讀國家開放大學北京分部本科護理專業。
疫情暴發后,醫院下發通知,要求積極支援前線,我第一時間報名。身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本能地認為,支援前線是我義不容辭的任務,我必須勇往直前。
3月19日,我們一行人乘車趕赴北京小湯山醫院,將近一個月的抗疫之路開始了。
短期培訓后,我們正式上崗,穿上防護服,進到病房,進入隔離區,開始接觸這里的特殊“旅客”。身為門診護士,我們最初對這里的環境與操作有些陌生。為病人抽血,做咽拭子,留取痰標本,做甲流檢查,為陽性病人做護理……經過一組班的熟悉,我們越來越適應相關的工作流程。
疫情就是命令,作為一名護士,我有白衣天使的執著與堅守,我清楚自己的職責是救死扶傷,我也堅信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醫務人員聽令而動,堅守崗位不計酬勞,不懼生死,戰斗在防風險、護安全、戰疫情、保安定的第一線。
記得有一個夜班,我剛接班,病區接到通知,120急救車轉運來兩位“客人”,備注信息為“母子”。我們本著人文關懷,把他們安排在雙人間,方便媽媽照顧孩子。由于行程匆忙,入院時又是夜間,再加上突然來到陌生環境,他們內心的緊張感和焦慮感陡增,在為他們做健康宣教登記入院信息時,我們發現小朋友有些抵觸情緒。
隨后我們接到醫生醫囑,要為母子二人采血,做咽拭子核酸檢測,但是小朋友抵觸情緒越來越大,一直在說“你們不要動我”,非常不配合,我們很難完成抽血和咽拭子采集,第一次檢查失敗。為了緩解他的緊張感和焦慮心情,我們申請了心理健康咨詢醫生,學習心理疏導和心理建設知識。經過我們和小朋友的不懈努力,他逐漸配合,雖然過程艱辛,但我們終于完成了各種標本的采集。
兩天的漫長等待過后,檢測結果終于出來了,幸運的是結果為陰性,這意味著他們沒有被感染新冠病毒,我為他們感到高興。接到醫生開出的出院醫囑,我們第一時間通知他們做好出院準備,他們非常激動。通過病區監控屏幕,我們看到小朋友高興地一下跳到媽媽身上,兩個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感覺像打贏一場勝仗。我隔空分享著他們的喜悅,被這一幕深深感動……
臨出院時,我們接到了他們的感謝信,我在信中感受到這段特殊經歷在彼此心中烙下的印記。送他們出院時終于看到小朋友喜悅的笑顏,看到他離開時蹦蹦跳跳的背影。這一刻我心中感慨:一切付出都值得!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