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分大小 對得起良心就好
今年60歲的袁品星,磐安縣尚湖鎮下袁村人。他膚色黝黑,個子不高,說話語速很快,既是村里的干部,又是縣人大代表。曾經有人開玩笑地問:“你的后臺是誰?”袁品星堅定地說:“我的后臺就是支持我干事業的群眾。”
2010年秋季,浙江電大磐安分校面向村干部招收首屆“一村一”學員,袁品星聞訊后立即報名參加“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專業大專班學習。當年54歲的他是班上乃至全校最年長的一位,可是年老心不老的他,戴著老花鏡學習起來可帶勁呢!班級活動、面授課、實踐教學活動一次也不落,盡管眼睛老花,寫字費勁,但每次作業都按時完成,而且字寫得很工整。通過他的努力,兩年半后他以各門功課平均79.2分的良好成績取得大專畢業證書,同時考取了“果茶桑(茶)園藝工”(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知識這個東西是學不完的,我這么大年紀能有機會讀大學真是靠黨的政策好,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我們應該活到學到老,電大是我的第二個充電站,我終生難忘?!痹沸钦f。
袁品星不僅是一位愛學習的,更是一位誠實守信的人。“你多給我錢了,取錯的錢,我現在送還給你,不能讓你們著急!”尚湖鎮郵政支局局長至今還忘不了3年前袁品星拿著取錯的1000元錢還到柜臺時對他說的話。2013年4月的一天,袁品星到尚湖鎮郵政支局取出9000元現金,當時沒點錢就拿到信用社匯款給東陽的姑父,結果匯款時一點有10000元,他意識到多拿了錢,馬上拿回1000元趕到郵政支局,還給當時給他辦理業務的工作人員。袁品星說“讀書時,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講信用,否則對不自己的良心?!?/span>
在村里,袁品星有一個外號——“垃圾主任”。每天,他都會去河道邊走走看看,有垃圾就撿掉。村里雖然實行了垃圾分類,但是很多村民搞不懂怎么分類,還是會亂丟。為此,他晚飯后都會到村里走走,把沒分的垃圾分類好。當時,村民看到袁品星每天都這么做很不理解,有些人會問袁品星:“你一個村主任就整天撿垃圾?”袁品星說:“為村里做事,哪能分大小,哪能怕臟怕累,我身為村干部就要帶好這個頭?!?/span>
就是這么一位最年長的電大畢業生,一位普普通通的村干部,平凡中卻顯示出不平凡。袁品星是磐安縣第一個將父親骨灰撒入海中實行海葬的人,是下袁村第一位參加無償獻血的人。不僅如此,袁品星還是磐安第一個簽訂捐獻遺體協議的人,袁品星用行動譜寫了不平凡的人生。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