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國開首頁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校園文化

【我的教學故事】我的電大我的雅號 (本文獲國家開放大學“我的教學故事” 征文活動優秀獎)

   我在佛山電大任教15年,有五個雅號,不揣冒昧,我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這個學期學生給我的雅號是“姚導”。開學初第一堂課我向學生自我介紹說:“我姓姚,是同學們《應用寫作》課程的導學、導修老師,大家稱呼我姚老師就行了”,接著我在黑板上寫下我的姓名、手機號、QQ號、微信號、電子郵箱,把學生能在第一時間找到我的有效信息都給了學生。

“什么年代了,還姚老師,姚導唄”,一個女學生的聲音又大又尖,全班的同學都能聽清楚。

呵呵,什么時候我變成姚導了——我心里想。

“我經常出外旅游,導游有姓黃的,姓謝的,姓李的,姓劉的,我們稱黃導、謝導、李導、劉導。你是我們的老師,導學的,我們稱你姚導,還不行么?”這個女學生忽然從座位上站起來,聲音提高了八度。

竊竊私語的學生,似乎認可了這個女生的說法。我順水推舟說:“姚導就姚導,只要不倒就好。”

這個班的學生20歲以下居多,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不循規蹈矩,喜歡特立獨行,還保存中學時期叛逆的性格。也許因為這樣,他們在大一統的中學學習中,被高考的潮水沖刷到岸邊。懷揣著夢想,他們走進了電大課堂。

接著我把課程性質、學習內容和考核方式一一介紹給學生,然后重點講述計算機和新媒體資訊下如何與課程老師互動,如何瀏覽和下載學習資源,如何匯報學習進度,如何向老師提問等。我講得詳細,暗自得意,突然一個男生站起來說:“姚導,別羅嗦了,這些我們都懂”。

“真的懂嗎?還有誰不懂?”站在講臺上,我大聲問。

“這些都不懂,那就out了”不少學生說。

稍后我讓學生加我QQ、微信,登錄佛山電大在線選課,進入課程討論區提問。在手機和電腦上,轉眼間我收獲了不少留言和表情符號。比如一個女生這樣留言:“姚導,美辣辣的燙初到貴地,轉角遇到愛。玫瑰,擁抱。”嚇我一跳,這“麻辣燙”咋變成“美辣辣的燙”啊。后來才知道,它是一個年方十八、來自重慶的女學生的網名。

這就是喜歡標新立異、張揚個性的90后電大學生,他們送給我第五個雅號:姚導。

而我在佛山電大的第一個雅號是“小本”。

2002年,佛山電大的學習風氣空前濃厚,其時“知識改變命運”成為社會的信仰,基于這種信仰很多成人想方設法進電大為自己充電。佛山市區有一家公司叫普立華,是富士康的下屬企業,單單普工就有5000多人,公司每年有近1000名員工選擇在佛山電大學習專科、本科課程,因為員工職位升遷、待遇都和學歷掛鉤。我作為專職教師,擔任寫作類課程教學任務,這個課程是專科許多專業的必修課、選修課,所以每次上課都是大班上課,動輒百人左右。我白天備課養足精神,晚上上課神采飛揚,聲若雷鳴,學生總要提早到校才有座位,教室里黑壓壓的一大片,學生聽課聚精會神。每堂課結束,我累得要趴下,但很享受課堂的氛圍,感覺是王者歸來。

為了提高電大辦學層次和影響力,學校領導憋足了勁,把最好的師資、設備投入到開放教育本科教學上。本科的全稱來自“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本科專業”,所以教工把本科稱為“大本”,把專科稱為“小本”。這樣一來,本科課程老師成為“大本”老師,專科課程老師則是“小本”老師。2002年我擔任兩個法學專業專科班的班主任,合計80多人,2005年這兩個班畢業學生中有78人選擇繼續讀本科,我又做了他們的班主任,前前后后歷時6年,因為沒有適合我的本科課程上,我還是“小本”老師,以至于領導開玩笑說,“你怎么老不長進,還是小本呀。”我有一個同事叫黃天兵,中文碩士,主要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現在是中層領導,我有時打趣說:“領導是天將,我是小兵”,“小兵”意思是,我還是一個承擔專科應用寫作課程教學的“小本”教師。

我做“大本”老師,是在中央電大南海學習中心。

2004年,南海區教育局規定小學教師三年內必須學歷達標,很多小學老師因此走進電大課堂,開始為期三年的本科學習。羅老師,徐慧博士,莫校長,我——三名副教授、一名講師和一個博士,組成南海學習中心漢語言文學本科教學團隊。我擔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寫作》課程的教學,教材絕對一流,是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溫儒敏等教授編寫的;學生多數是80年代中后期師范畢業的小學骨干教師,30歲出頭,學習基礎好,動力足。課堂多數是討論課,為了一個人物形象,有時師生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畢業論文答辯時,中央電大文法學院的胡吉成教授來到南海指導,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口才贊賞有加。其中有一個學生寫余華的先鋒小說,在我指導下完成,答辯過程中竟指出徐博士沒讀過余華的小說《活著》,這讓徐博士難堪,胡吉成教授站出來打圓場,說:“我和徐慧博士都是研究現代漢語的,余華的先鋒小說讀的少,可以理解,畢竟術業有專攻;但我回北京后一定要多讀。”這樣一說,緊張的氣氛緩和了,師生釋然。

我經歷的電大美妙時光,是開放教育本科試點最初幾年,那時大學城、普高的二級學院和民辦高校,對電大都不構成威脅;再后來就是普高大擴招,職高濫招,民辦高校亂招,不具資質的教學點黑招,高等教育產業化愈演愈烈,吞噬電大的辦學空間。這種背景下,作為基層電大的老師,同事給我一個雅號“碩導”,我給自己取了一個別號“博導”。

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科技迅猛發展,學生主動選擇網絡為主的學習方式。從2012年開始,我發現文史、政法專業的學生,按時來校上課的人數越來越少,有時一個四、五十人的班,來上課的只有十來個人。因此經常有金融、會計專業的同事“不懷好意”對我說:“老姚,你今天晚上做碩導”。所謂“碩導”,是指一個茶壺十幾個茶杯,我就是課堂上的那個“茶壺”。

共奔“錢”程是多數學生的選擇,佛山電大會計、金融專業招生無虞,學生爆滿。我上《20世紀中國文學》課程,分析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課堂上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學生,而且像霜打的茄子一樣沒精打采的,一個學生對我說,“姚老師,你讓我們來做夢,當然大家不想上課。要是你教我們賺錢,那我們天天來,請假也來上課。”這不是學生對老師不敬,而是一句大實話。所以每每我看到隔壁的大教室,會計專業的學生滿堂滿座,我向同事半開玩笑半當真的說:“借幾個學生和我做夢吧”。回到教研室,我自我解嘲,說:“今晚我做博導,一個茶壺,幾個茶杯。”從此,我在電大有了“博導”的雅號,有些習慣喊我“茶博士”的同事,也改口喊我“博導”了。

2005年佛山電大迎接中央電大開放教育試點本科評估,我在學校寫作組寫自評報告,指標體系中“空中教室”、“師生非實時教與學”這些概念當年我搞不懂。一晃十年過去了,我現在懂了,全懂了——中央電大還是有戰略眼光的。

從“小本”“大本”“碩導”“博導”到“姚導”,我在佛山電大執教15年,領導、同事和學生給了我五個別具新意的雅號,我收獲了領導的關懷、同事的友善和學生的尊敬,同時也見證了電大教育事業如火如荼、蓬勃不息的發展。

科技改變生活,網絡改寫教育。順勢而變,順時而為,與其在教室里枯坐,等侯學生光顧,不如在網絡課堂和學生狂歡。我不做“碩導”,也不做“博導”,就做一個在電大網絡教育大顯身手的“姚導”吧。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娱乐城注册送奖金| 尊龙国际网站| 网上的百家乐怎么才能| 百家乐官网街机游戏下载| 博坊百家乐游戏| 破解百家乐公式| 百家乐轮盘桌| 百家乐官网大眼仔用法| 蓝盾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网络百家乐官网输了很多钱| 大发888游戏平台 送1666元礼金领取lrm | 百家乐官网过滤软件| 梭哈棋牌游戏大厅| 最好的百家乐娱乐场| 半圆百家乐官网桌子| 真人百家乐海立方| 豪博娱乐城| 百家乐操作技巧| 百家乐稳赢玩法| 百家乐官网二十一点| 六合彩136| 百家乐凯时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场开户注册| 泾源县| 水果机下载| e世博百家乐攻略| 世嘉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盐边县| 威尼斯人娱乐最新地址| 百家乐打印程序| 澳门百家乐官网经历| 为什么百家乐玩家越来越多选择网上百家乐| 属虎属龙做生意| 百家乐官网稳赢秘笈| 信宜市| 威尼斯人娱乐城开户地址| 澳门百家乐技巧经| 百家乐如何计算| 百家乐官网神算子| 贞丰县| 博亿线上娱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