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兩會代表委員】汪其德:加大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特殊支持
編者按: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分別于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北京開幕。國開之聲將繼續推出“我們的兩會代表委員”專欄,宣傳報道國家開放大學體系校領導、師生、校友中的兩會代表委員,彰顯國開人的時代風貌與使命擔當,樹立學校良好社會形象,激勵廣大師生努力進取,凝聚起開放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磅礴力量。

人物介紹:
汪其德,男,漢族,四川南江人,四川南江電大2016年春法學專業學員,現為四川南江縣“五郎”黃羊和“紅旗”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人物風采:
“幾天來,我認真學習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幾個報告,感到鼓舞人心、令人振奮,我本人完全贊同這些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南江縣“五郎”黃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汪其德說,去年來,國家面臨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打了一場又一場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仗、硬仗、漂亮仗。
甩掉了祖祖輩輩的貧困帽,過上了同步奔康的好日子;搭上了沖出大山的快車道,增強了老區群眾的自豪感;打贏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抗疫戰,老百姓充分感受到共產黨的偉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汪其德說,這一年,基層群眾對家鄉的發展變化見證最多、感受最深,“老百姓都說,這些大事、難事只有中國才能辦到,只有共產黨才能辦到。”
一年多來,汪其德立足家鄉、扎根泥土,埋頭發展南江黃羊產業,踏踏實實地帶領鄉親致富奔康。依托南江黃羊加工廠和5個標準化養殖基地,以“訂單養殖”、保底價收購、“借羊還羊”、無償捐助等方式,帶動28個鄉鎮、4000多戶養殖南江黃羊8萬余只,南江黃羊真正成為了巴中老百姓的脫貧羊、致富羊。
為百姓代言、為家鄉獻策,近年來汪其德就解決貧困地區交通問題、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向全國人大提交了一系列建議。此次赴京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汪其德帶去了12件建議,關注的重點是如何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千方百計防止返貧。“作為革命老區,巴中雖然脫貧了,但整體發展水平低、自身發展能力弱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
汪其德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盡快落實脫貧攻堅“后扶”政策。對貧困地區,特別需要“扶上馬再送一程”。建議黨中央、國務院盡快出臺具體的“后扶”政策,持續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民生改善投入,促進教育、醫療、文化、最低生活保障等優惠政策由特惠向普惠轉變,尤其是對取消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地方財政配套、中西部扶貧協作等政策措施,要保持一定周期的穩定,真正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
第二,建議加大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特殊支持。對川陜革命老區核心地區巴中來講,建議統籌考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推進特殊類別地區振興發展規劃,對《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予以展期,明確部際聯席會議、國家部委對口幫扶等機制,優先布局一批重大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支持巴中天然氣、石墨等資源就地轉化和綜合利用,真正用后發振興的成果告慰先烈、造福人民。
第三,建議加強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建議國家出臺專項支持基層特別是貧困地區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政策,增強公共衛生機構人員編制和設施設備保障,增大公共衛生項目資金轉移支付比例,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工資福利待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本網綜合《巴中日報》等報道)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