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楊彩霖:關注學生學習需求,致力遠程教育事業
編者按:國家開放大學日前授予何曉紅等10名教師“國家開放大學師德標兵”榮譽稱號,授予謝娟等84名教師“國家開放大學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本網專欄陸續展播10名“國家開放大學師德標兵”事跡,以期在辦學體系倡導、營造良好師德風尚,引導全體教職工以先進為榜樣,自覺對標對表,不斷提升職業道德修養,為把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開放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大學畢業,邁入遠程教育行業的她,一直奮斗在教學一線,踐行著“把知識傳遞給開大學子,讓遠程教育更加精彩紛呈”的教育誓言。秉承“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自律信條,孜孜不倦工作,勤勤懇懇教學。積極探索和實踐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改革模式;設計研發靈活便捷的課程教學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添磚加瓦”;耐心細致為學生答疑解惑,用心做好教學支持服務。她,就是西安開放大學計算機專業教師楊彩霖。
一、以“師德”為先,堅守教育初心,立德樹人擔使命

從事教育工作19年來,楊彩霖始終堅持政治理論學習與政治素養提升,工作求真務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宗旨,精益求精做好每一項教學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三全育人”要求,不斷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潛心鉆研、嚴謹治學、尊師重教,在終身教育的事業中展現新作為。
二、以“學生”為主,耐心指導學生,多途徑提供幫助
開放教育成人學生工學矛盾突出,導致他們不能按時參加每一次課程學習,特別是操作性極強的計算機技能課程,缺失一節課,都會造成后續課程無法有效銜接。加上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操作起來困難諸多。為此,楊彩霖深入調研、剖析成人學習特點與困難,精心設計技能操作微視頻,通過班級QQ群推送學習,及時了解和關注學習情況。利用微信群、雨課堂等新型技術平臺開展日常答疑,盡可能滿足每一位學習者的學習需求。
課堂上,楊彩霖老師關注每一位學習者,通常在示范講解后,走動查看其操作熟練程度,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單獨輔導,反復訓練,直到學生掌握為止。一對行政管理專業的夫妻,年齡56歲多,為了順利開展社區工作,堅持來聽楊彩霖老師的計算機課程,但由于基礎實在太薄弱,無法在有限的課時內掌握計算機技能。楊彩霖放棄休息時間,每周六在辦公室單獨輔導這兩位學生,一點一點教他們操作方法。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兩位學生從不會打開電腦,到掌握Word文檔基本編輯能力。他們這樣說:“楊老師不嫌棄我們計算機水平薄弱,一再鼓勵我們堅持學習,決不放棄。課堂上手把手教我們練習,課余時間‘開小灶’指導我們反復上機操作,直到我們學會為止。這樣的好老師,值得我們感激!”
三、關注特殊群體學生,堅持不懈講好每一節課
除了擔任開放教育的課程教學以外,楊彩霖非常關注殘疾人群體和老年大學學生,堅持發揮自身專業之長,為特殊群體學習者的終身學習貢獻自己的力量。2012年至2020年,連續八年來,楊彩霖一直在殘疾人教學學院,為殘疾人學生講授計算機相關課程。首次接觸這些特殊的學生時,她有一絲擔心與不自信,擔心教不會這些學生計算機技能。但她沒有退縮,迎難而上。首先全面了解每一位殘疾人學生的學習障礙,熟知每位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學習習慣,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為他們打氣加油。一次三個小時的課程,楊彩霖都會等到最后一個學生操作熟練才下課,足足延遲四十分鐘左右的課堂時間。因為這些好學的學生,非常珍惜和楊老師的親切互動課程,都想多操作電腦,多掌握計算機技能,舍不得離開課堂。2018級的一位腦癱殘疾人學生手腳并用,在電腦上打出了:“楊老師,我感謝您,因為您,我學會了打字,學會了做表格,學會了上網,可以在淘寶上開店了。這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殘疾’弱者,而是一個自主創業的強者。”
有了這些可愛學生的肯定,楊彩霖感到欣慰的同時,更加喜歡為殘疾人學生上課,也更加堅定為殘疾人教育事業付出的信念,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課。
四、以“教學”為重,銳意改革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楊彩霖勇于進行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設計和實踐了不同的教學方案,例如《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分層次教學,努力實現遠程教育情景下的因材施教”教學模式;《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突破常規教學,重整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充分考慮到學生具備不同層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和接受能力,對教材的各單元內容進行了歸類和重新劃分,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楊彩霖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基于學習者知識背景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勇于改革和實踐,在課程教學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曾獲西安開放大學2013年教師課程教學評教活動“優秀教師”、2014年西安市成教處“教學新秀稱號”、西安開放大學公開視頻課一等獎、“我師我秀”大賽一等獎。
因教學工作表現突出,楊彩霖獲得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教科文衛工會頒發的“西安市師德標兵”榮譽稱號;10月,獲得西安開放大學頒發的“最美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2018年9月,獲得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頒發的“西安市最美教師榮譽稱號”;2013年度和2016年度分別獲得共青團西安市教育局委員會頒發的“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連續五年校級個人考核為“優秀”。
五、借力信息技術,開發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
對于從事遠程教育的教師,在上好面授課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技術,設計開發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為廣大開放教育學習者隨時隨地自主學習提供有力支撐。楊彩霖對于主講的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從每一章的教學內容出發,認真斟酌每一個知識點,設計和開發科學合理的教學資源。楊彩霖設計開發的《網站規劃與設計》的網絡課程,集合系統重點講授視頻、系列微課程、專題講座等學習資源,通過課程論壇、在線考核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安排學習活動,采用網上學習與網下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網站規劃與設計》網絡課程獲得教育部第十五屆課件大賽一等獎,被評為2015年度國家開放大學精品課程。同時錄制了30多節的系統講授視頻,開展雙向視頻課程講授,制作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核心知識點的操作視頻和40多個微課程,其中《流程圖的繪制》微課程獲得全國第十三屆多媒體課件大賽微課程組二等獎。《萬維網簡介》微課程獲得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第十五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微課程三等獎。
楊彩霖積極學習與了解最新技術發展在課程資源中的應用,帶領團隊教師設計制作了《特種設備》《果樹栽培》《金工實習》等6門的VR/AR課程教學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了自主共享便捷的3D 虛擬學習系統,提升了學生學習參與率與成效。
六、潛心鉆研勤耕耘,扎根科研結碩果
作為一線教師,教學課題研究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特別是針對遠程教育成人學生的教學方法與模式的研究尤為重要。楊彩霖主持并完成了5項科研課題的研究:西安市市級課題《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性研究》;國家開放大學首屆科研課題、西安開放大學重點課題《項目制教學在計算機專業實踐課中的研究》;西安開放大學校級課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質量研究;西安開放大學校級重點課題《碎片化學習資源的系統性研究》;西安開放大學校級重大課題《安全控制與管理的教學與應用研究——以<安全管理>課程為例》。
楊彩霖正在主持進行研究的課題有3項,陜西高等繼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陜西省高等繼續教育質量年報與校外站點年檢系統設計與開發”;陜西省高等教育學會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項目“新工科專業建設的內涵與實踐教學模式研究——以《安全技術與管理》(專科)專業建設為例”;陜西高等繼續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成人工科實驗、實踐類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模式研究”。楊彩霖編寫教材2部,近五年來,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3篇。
2020年10月,撰寫的《應用大數據構建智慧學習質量監控體系》案例獲得2019年中國高等繼續教育優秀成果及特色案例。2020年12月,撰寫的《應用大數據構建智慧學習質量監控平臺,提升開放大學教育教學質量》案例獲得國家開放大學教育信息化創新案例大賽一等獎。
七、凝心聚力抗疫情,線上教學不間斷
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踐行者。自疫情發生以來,楊彩霖以疫為令、迅速行動,帶領部門教師,迎難而上,帶著身為人師的初心、職責和熱愛,積極投身于在線教學工作之中,制定每日直播課教學安排與組織實施,確保“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不間斷”。
楊彩霖組織成立專業教學團隊,明確工作職責,發揮護理學專業教師特長,及時關注、隨時跟進新冠肺炎的各項研究進展和疫情動態,充分結合疫情科研與課程教授,制作西安開放大學抗擊新冠疫情專題在線微課程,推送《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區別》《新冠病毒再認識》等系列微課程至學校學習支持服務公眾號,讓廣大學習者了解醫學小常識,提升自我防御意識。
八、盡職盡責,做好處室管理工作
牢記“在其位、務其職、思其政”。作為部門負責人,楊彩霖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顧全大局,融合群體,制訂好部門教學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使工作更有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她發揮部門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營造追趕超越、團結協作的良好工作氛圍,使得教師在資源制作方面取得好成績,部門也榮獲多個集體獎項。
2016年,楊彩霖順利籌建了國家開放大學體系內的第一個《安全技術與管理》專業。截至2020年10月,本專業在校生達到4000多名。為更好地為本專業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她帶領本專業教學團隊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不斷簡化管理流程,建設了完備的專業教學文件,系統講授視頻、輔導資源、VR/AR課程資源等。
“孜孜不倦為師路,矢志不渝教書人”,作為一名開放大學教師,楊彩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扎扎實實做事,兢兢業業教學,做默默無聞的教育耕耘者。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