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電大農民大學生講述創業創新故事
近日,全省電大農民大學生創新創業演講比賽落下帷幕。比賽共200多名農民大學生報名參加,經歷初賽、省校復審、決賽等環節,最終,李玨、曾湘等6名選手獲得一等獎。

決賽現場,選手們懷著一腔青春熱血,以新穎的角度和方式,講述自己的創新創業故事。他們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中,在各行各業普通平凡的崗位上,運用所學知識,為“三農”服務,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默默奉獻。每一個創業項目的背后,都寫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三農”的熱愛、對事業的堅守和對夢想的追求。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他們的創業故事。
李玨:夢想在“生態防控燈”中點亮

李玨,郴州資興市電大2018級農民大學生。李玨是一位殘疾人,但他身殘志堅,在生態防控上艱難創業。剛開始屢屢碰壁,后在政府、學校幫助扶持下,通過參加創業培訓、政府貼息貸款、創業導師一對一指導等,經過5年打拼,事業慢慢有了起色。致富之后,又繼續帶動殘疾人創業就業。2019年獲評湖南省“五四青年獎章”。
曾湘:揚創業之帆,筑夢想之巢

曾湘,衡陽電大2016級農民大學生。從深圳回鄉創業,曾湘一邊學習,一邊創業,成功地創辦了自己的養牛場,白天走訪學習,向有經驗的老師傅虛心討教;晚上查資料,找書籍,尋求有關專家的建議和指導。一身汗、一身灰、一身泥對她而言,已是常態?!白约焊徊凰闶裁?,能把鄉親們一起帶上致富路,那才是真本事。”曾湘說。
楊修和:懷化電大,讓夢想啟航的地方

楊修和,懷化電大直屬部2016級農民大學生。懷化市中方縣新路河鎮里壟村楊修和,從大山中走出后又回到了大山中,他從小販、建筑工人到建筑器材租賃,年入近百萬,最后還是選擇回鄉做了一名村支書。2016年秋成為懷化電大農村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員,成功創業,并成長為一名聞名鄉里的獼猴桃“土專家”,幫助30戶貧困家庭實現家門口就業。
黃澤軍:創業之路,風雨兼程

黃澤軍,湘潭電大2018級農民大學生。黃澤軍是一名退伍軍人,利用打工賺得第一桶金,回鄉注冊了鳳山開心超市,致力于發展農民種養行業,卻因為經營管理不善,血本無歸?!霸陔姶笪医佑|到了系統的知識,這些成了我取之不盡的營養源泉。”2018年,黃澤軍成功注冊“湘潭云上鑫農富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并榮獲了“全省黨員致富帶頭人”的榮譽稱號。
董楊:傳承新法精神綻放絢麗青春

董楊,石門縣教學點2017級農民大學生。董楊曾也在外打工,受“名譽村長”王新法的影響,返鄉成為一名村婦女主任。作為一名村官怎樣才能給村里的農副產品找到銷路?她帶著這個問題報讀了石門電大。邊學習邊大膽實踐,董楊和一同返鄉的青年發起成立了“與民共富生態農莊”,創立了電商平臺“媽媽的背簍”,為48戶村民股東人均增加了年收入2萬元。
余偉:扎根基層 爭做農村創業的“領頭羊”

余偉,臨湘市教學點2015級農民大學生。在外打拼十幾年,余偉返鄉后投資發展了黑山羊養殖?!巴ㄟ^學習,我掌握了許多農業經濟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并決定帶領附近村民一起養殖黑山羊,成立了臨湘市長興黑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焙谏窖蝠B殖賺到第一筆資金后,余偉又帶頭捐款修路,把村里4公里長的山路修成了一條寬3.5米的水泥路,徹底改變了群眾出行不便的問題。
2014年,湖南省將教育部2004年開始實施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拓展為“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由組織部門牽頭、湖南電大等單位參與實施,每年在全省選拔一定數額的村干部、村級后備干部與農村黨員,接受“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專科、本科學歷教育。
5年來,該項目共培養46181名農民大學生,學生分布在全省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覆蓋了全省所有行政村。其中,82.6%的學員已經當上了村干部;61.8%的成為了農村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和發家致富的示范戶;有的還當選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這些農民大學生根植鄉土,服務“三農”,成為了農村治理的當家人,農村發展的領路人和產業致富的帶頭人,是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內生力量。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