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優秀教師】總部:唐已婷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進國家開放大學教師隊伍建設,學校評選、表彰了一批在國家開放大學教育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為致敬第35個教師節,本網將陸續登載部分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通過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氣,促進開放大學教育事業發展。

唐已婷,女,副教授,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理事。于2002年7月開始擔任國家開放大學護理學、藥學等專業課程主持教師,從事醫科類專業遠程教學及教學管理工作。自2008年至今,先后擔任醫藥系主任、醫藥學院院長。
本人熱愛遠程教育教學工作,全身心投入護理學專業教學和改革工作中。政治立場堅定,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自覺履行國家教育方針,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秉承“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認真學習遠程教育相關理論及醫學專業知識和理論,注重研究學生需求,以崗位能力為出發點,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積極探索遠程教育課程內容和考核方式改革。在資源建設、專業教學、教學組織、教學考核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擔任醫藥系(學院)負責人近11年,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在醫科各專業的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學位授予權申請等各個方面發揮了骨干帶頭作用。
在資源建設上,本著面向基層、偏遠,醫療欠發達地區學生,因材施教。在教材編寫中體現新的職業教育理念,充分結合成人學生的特點,以突出“臨床問題”導向,解決“怎樣做”,到“為什么做”,激發學習興趣,拓展臨床相關知識,做到了新知識歸納與學生已有的認知相結合,構建了醫學生物化學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密切聯系。通過每章設置重、難點提示、思考與練習等,為學生提供了針對性的練習和參考答案,既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自測學習,也有助于教師加強教學指導和檢查。參編《醫學生物化學》第1版,共印刷3次,發行30000冊。
積極探索網絡課程建設,構建立體化的網絡課程資源,探索實踐教學。在網絡課程中設計虛擬實驗,不僅形象生動,增強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解決了基層偏遠地區教學點實驗師資缺乏的問題。并以網絡課程教學團隊為抓手,發揮遠程教學優勢,為缺少師資的基層電大解決難題。2009年《醫學生物化學》獲國家精品課程。配合進一步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2017年新版網絡課程試用,并同步實施網絡教學團隊運行,截至2018年6月累計15000名學生登錄學習。
積極探索新數字媒體應用。2017年1月完成全媒體數字教材。在國開云書院平臺運行,學生掃描二維碼登錄下載,進行學習,共印刷5次,發行近20000冊。
探索課程內容和考試改革,認真完成所主持課程的基于網絡的教學與管理。從2006年開始探索基于網絡的形成性考核改革,從形考平臺到網絡課程平臺實現的過程中,將考核任務細化,讓學生在分階段、多形式的考核中促學。推進多元測試,并結合平臺數據支撐,有效指導和反饋教學。2018春試運行有33所分部選課共7399位學生。追蹤4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數據來自國開教務處考試中心),課程考試合格率多年保持平穩且較前有提高。學生課程滿意度調查、學生網絡課程問卷和基層老師調查,均得到較好反饋。
帶領網絡課程教學團隊,耐心指導國開體系教師的工作,分享教學經驗,與體系教師共同成長。積極探索“六網融通”教學模式。將豐富的遠程教學與實踐經驗整合,保證了網絡課程的順暢運行,并探索課程教、學、評、監督、反饋的有效機制,有效保證教學環節的實施,多年來,利用各種實時、非實時論壇、午間直播課堂、網上會議等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支持服務,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自2006年至今,結合十幾年的面授教學經驗,在網上教學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逐步實現幾個轉變,發現、激發、保持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學生提供遠程教育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并在與學生的交互中獲得了寶貴的學習體會和教學經驗,達到教學相長。通過2011、2017問卷調查,獲得了較好的認可和反饋。2011年3月發放北京、安徽、西安、黑龍江四個地區問卷,累計185份;2017年學生問卷53份;反饋解決實際工作中問題,深受同學們歡迎。
注重學習,自覺創新人才教育教學方法,帶領分部教師共享實踐研究成果。先后參與并執筆完成國開“十五”、“十一五”課題的研究報告;主持并完成國家開放大學“十二五”規劃課題(G10AQ0008Y)。累計發表論文及著作成果13項。獲得教育部及校級以上獎勵6項。連續6年獲得部門先進個人,并獲第二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