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風采】在忙碌”穿梭”中綻放生命的光彩——記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沈海燕

一名普通的穿紗的女工,像海燕一樣不懼艱難、堅持不懈,終于在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展翅翱翔。
21歲,在風華正茂的青春里,她走進海寧宏達的車間,埋頭于布匹,在穿紗工的崗位上一做就是15年。從紡織菜鳥到經編達人,再到全國技術能手;從職場新人到優秀員工,再到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沈海燕,一名普通的穿紗女工,像海燕一樣不懼艱難、堅持不懈,十五年如一日執著堅守,終于在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展翅翱翔。
她,海燕般堅韌
2001年,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沈海燕瘦弱、靦腆,很多人都懷疑如此嬌弱的一個女孩子,能不能吃得起穿紗這份苦。然而人如其名,在接下來的日子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海燕般的堅韌。
每天重復著看似簡單卻又時時考驗眼力、技巧和心態的工序,穿紗、過筘、檢查……她沒有因為崗位的平凡而放松要求,始終把品質放在第一位,將質量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經她的慧眼和巧手生產的產品,無論產量還是質量,都名列班組前茅。枯燥的崗位,加之經常上夜班的壓力,她身邊的同事們來了又走了,走馬燈般地換,但沈海燕堅持了下來。她說:“每一個崗位都是有意義的,都需要有人去干,穿紗這門活雖然不起眼,但沒有我們,紗線永遠成不了布料。”
她,始終如一
從21歲到36歲,這15年,是人生中最好的青春,沈海燕以執著和堅守,練就了一手“精”“快”“準”的嫻熟技能,也錘煉了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在同事眼里,沈海燕熱情、開朗、樂觀,這么多年來,從沒聽過她發過一句牢騷、有過一聲抱怨。逢年過節人手緊張的時候,她總是那句話:“沒關系,我來好了。”每次新手上路感到沮喪的時候,她總是鼓勵道:“沒問題,多練練就好了。”在她看來,穿紗這項工作,最怕的就是心浮氣躁,心態平和了,手指才能聽你使喚。也正是這份心態,沈海燕享受到了工作所帶來的滿足和快樂。
2016年,35歲的沈海燕代表公司出戰省技能比賽,與場上的年輕選手相比,年齡上已然處于劣勢。做過針線活的都知道,引線穿針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穿紗工需要一次將數十根紗線分別準確地穿入針眼,靠的是眼明手快。所以人們都說,經編穿紗吃的是“青春飯”。但是她在擋車、穿紗、保全3個項目中的比賽用時均不到選手們平均用時的二分之一,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她的勝出,憑的是長年積累的技術功底,以及一顆強大的內心。
她,破繭成蝶
15年的努力,沈海燕獲得了公司優秀員工、省經編工技能大賽冠軍、省技術能手、全國紡織行業經編工職業技能競賽亞軍、全國紡織工業技術能手……榮譽接踵而來。
在成長為技能骨干后,沈海燕開始帶徒弟、帶班組,除了手把手地悉心傳授,如何管理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也是業績增長的一個關鍵。崗位缺什么就學什么,2011年經過單位選拔,沈海燕加入了電大開放教育的學習隊伍。課堂就在企業,足不出廠便能學到知識,這是海寧學院助力海寧企業向高新技術企業升級發展而推出的舉措。生動的案例教學激活了課本上的枯燥理論,沈海燕邊學習、邊鉆研,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工作。兩年半后,她不僅拿到了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專科文憑,更收獲了鮮活豐富的管理學知識。
沈海燕心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既然做出了選擇就不能半途而廢。”因為執著,所以堅守;因為熱愛,所以投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沈海燕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用自己的成長軌跡詮釋了一名普通的藍領工人以強烈的責任心、堅定的事業心、無私的奉獻心,在平凡的崗位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在忙碌穿梭的勞作中綻放生命的光彩。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