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示范課】古小華團隊《政治學原理》
編者按:近日,教育部公布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名單,包括課程思政示范課程699門、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699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30個。國家開放大學《政治學原理》《動物常見病防治》《美學原理》《軟件工程》《社區護理學(本)》《運輸管理實務》《社會保障學(本)》《推銷策略與藝術》等8門課程入選繼續教育類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古小華、趙燕飛、郭青春、王欣、唐已婷、王艷麗、孫江濤、劉志敏等8個教學團隊入選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示范引領,本網將對部分入選課程進行展播,供大家觀摩、學習、交流,提升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

教師團隊:古小華、燕繼榮、劉婭茜、李明臻、黃建、楊戴萍、張潤珍、張向峰
課程介紹:
《政治學原理》是國家開放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專)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全面了解政治學科的基本知識;系統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深入理解政治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對國家政治體系、政策和現實政治現象具備較為完備的認知能力;形成和確立基本的政治思維。
思政建設方向:
建設《政治學原理》課程思政一體化教學體系,貫穿于其中的是開展多層次課程思政研究,發揮課程思政示范課的示范引領作用。
1.深化學習資源建設。按思政育人目標修訂課程標準,深挖思政元素,優化教案課件等學習資源;
2.加強學生課程思政實踐。深入挖掘學生自育素材,探索學生自教育路徑,開展課程思政實踐教學;
3.打造魅力課堂。用角色扮演、模擬實踐、教學虛擬軟件等創設教學情境,豐富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打造魅力課堂。
課程負責人說課:
《政治學原理》課程建設整體思路是:轉觀念、正認識——抓學習、提本領——強設計、重落實——建團隊、倡協作——深研究、促合作。
轉觀念、正認識。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落實好課程思政是思政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政治學原理課程政治性強,行政管理專業年招生30余萬人,影響面廣,理應在課程思政方面先人一步、高人一招。
抓學習、提本領。首先,教師團隊積極參加各種課程思政培訓,例如“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開放教育課程思政建設”專題培訓。其次,我們建立了線上課程思政集體備課制度。第三,組織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思政集中教研活動。第四,組織教學觀摩,相互學習。第五,組織參加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以賽促學。通過以上“組合拳”,提高了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本領。
強設計、重落實。首先,教學團隊確定了課程思政建設目標是政治學理論的中國化,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其次,深入挖掘章節顯性與隱性思政知識點,包括體現堅定理想信念的知識點,如馬克思主義政治觀等,通過比較把概念中國化的知識點,如公民權利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緊密結合的知識點,如政治發展道路等,其他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識點,如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等。第三,編寫了專業性與導向性相融合的教案。第四,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方法。線下結合熱點、焦點問題采用案例教學法、比較教學法等實踐性強、學生參與度高的教學方法。線上結合政治熱點、焦點問題,如“從政治學角度分析中美抗疫問題”等開展專題討論。第五,在考核評價設計時,注重評價方式與內容的導向性和專業性。形成性考核設計了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終結性考核在內容設計上既重視專業性,又突出了價值觀引導。
建團隊、倡協作。通過明晰目標、健全制度、制定計劃、分工協作、梳理問題、解決問題、考核督導、團隊文化建設等打造了一支協作高效、凝聚力強、富有戰斗力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形成了基于問題導向的團隊協作課程思政建設模式,一是通過研討,梳理《政治學原理》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確定建設方向;二是基于問題導向開展團隊教研活動,每次活動解決一個具體問題;三是圍繞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四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社會服務。
深研究、促深化。通過申請課程思政課題和教改項目,基于團隊開展課程思政研究,進一步深化課程思政建設。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把《政治學原理》課程思政落細、落實,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