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學故事】你需要說,我愿意聽(本文獲國家開放大學“我的教學故事” 征文活動優(yōu)秀獎)
2015年4月29號晚上8點多,我正在火急火燎的加班完成本學期的報考工作。QQ隱身掛著,隨時解答一下學生拋過來的問題。滴滴……有一個頭像在電腦右下角閃啊閃,一個熟悉的頭像。我點開了。
“老師,我想問一下,這學期的評優(yōu)我能不能參加”,這個問題被L同學已經(jīng)問了不下三四遍了,她是我原來帶過一個學期的老生。
“你好!評優(yōu)的事情我已經(jīng)給你解釋過了,獎學金評比是針對在籍的學生。你這學期申請畢業(yè)了,對吧?”
“恩,是的,畢業(yè)證號下來了,但我還沒填表。應該還可以申請評優(yōu)吧。”
“畢業(yè)號下來就不符合申請條件了,你現(xiàn)在的學籍狀態(tài)已經(jīng)是畢業(yè)了。如果要參加評優(yōu),就只能參加年底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評選。但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名額很少。”
“…………”接下來又是她的一大段回復,這些文字在我看來像一排排已經(jīng)解答過多次但依舊不斷被拋出的問號,又像是她想說些什么但又不知如何表達的省略號。我感到一張充滿疑問的臉龐和一雙期待關注的眼睛在電腦的另一側看著我。于是,我回復過去“我打電話跟你說,你看好嗎?”。這是我出的最后大招,有時候直接的溝通更有效,也更省時。
誰知道本以為兩三分鐘搞定的事情,最后卻持續(xù)了40多分鐘的通話。實際上“有關評優(yōu)的事情”,在通話頭一分鐘就解釋清楚了,后面她向我訴說了好多好多生活的境遇和感受。她說到,當時因為自己至親的突然離開,為了找尋依靠很快步入了婚姻。結婚后生活上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生活得不是那么開心。而國開學習經(jīng)歷,不僅給她在知識方面充了電,也給她帶來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到校聽課,參加各種活動,都成了美好的記憶。她在訴說中流露出一些消極和負面的看法,也表露出對學校、老師和同學的留戀和依戀。這時我才明白,她希望參加評優(yōu)實際上是想得到一種肯定,增加一份生活的信心。于是,我對她在校的表現(xiàn)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承諾無論評優(yōu)如何,個人非常愿意為她特別繪制一份專門的畢業(yè)紀念卡,她非常高興。另外,我還對她現(xiàn)在組建家庭和生養(yǎng)了寶寶表達了贊賞和羨慕。說明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并達成一定的成果,是一種對的選擇,過程中有問題和困難也是正常和需要直面的,如果需要幫助,老師愿意隨時付出,不管是今天、還是明天,抑或是未來。在交談過程中,她反復強調說,很感謝老師,因為入學時是老師說過的一句話,讓她樹立了自學的信心,并慢慢養(yǎng)成了自學的習慣。其實具體說了什么,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只是在新生班會時,常常會說自己在職學習的一些經(jīng)歷和感受,表達對學生在職學習的理解,并會說一些比較實用的學習建議,但沒想到會對一個學生產(chǎn)生很深的影響。直到今天,即便她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也在家里邊帶孩子,邊自學準備會計中級考試,并想著孩子大一點再到學校來專升本學習,繼續(xù)深造。
這通電話掛了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作為國家開放大學的一名老師,我為學校帶給學生的成長和快樂而感到自豪,也為自己一句話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而感到意外和感動。自豪和感動之后,更多帶給我的是反思。從打這通電話前,自己對學生的所作所為不理解,甚至有點不耐煩,到最后的思緒萬千,五味雜陳。原來詢問“有關評優(yōu)的事情”只不過是一個事由,其實是學生需要找個自己信任的人進行更多的傾訴。而我就是那個被她信任的人。我不禁要問自己,雖然在班主任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了8年,自認為是認真負責而又充滿熱情,但實際上對學生了解多少呢?每一個學生背后有多少需要傾訴的故事呢?如果我們沒有充分的了解,又怎樣能對學生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服務呢?
說到這里,我想起一則很感人的故事。湯普森夫人站在五年級學生的面前宣布,她要平等地愛班里的每一位同學。這很難,特別是對于坐在前排的小男孩泰迪。他總是不合群,衣服邋遢,不受大家歡迎。湯普森夫人很喜歡在他的卷子上劃紅叉。后來,學校要求老師查看孩子的檔案,當她看到泰迪的記錄時,大吃一驚,一年級的老師寫到泰迪是個聰明的孩子,永遠面帶笑容…….二年級開始媽媽重病到四年級媽媽去世,泰迪的性格發(fā)生巨大變化。湯普森夫人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感到很愧疚。她在圣誕節(jié)時,專門對泰迪送的破舊的水晶手鏈和一瓶用過的香水大聲夸贊,并佩戴、噴灑。那天放學時,泰迪說了一句話才走:“湯普森夫人,今天你身上味道就像我的媽媽以前一樣。”孩子走后,湯普森夫人哭了至少一個小時。從那天起,她開始研究怎樣教育孩子,并特別關注泰迪,不斷鼓勵他。一年后,湯普森夫人在門縫下發(fā)現(xiàn)了泰迪寫的一張紙條,說她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師。在泰迪高中、大學、博士畢業(yè)的每個階段,他都會給湯普森夫人一張紙條,“你仍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師”。在泰迪的婚禮上,他邀請湯普森夫人坐在母親的位置上,師生倆相互擁抱,泰迪在湯普森夫人的耳畔說:“謝謝你,非常感謝你讓我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為。”湯普森夫人眼含熱淚,低聲說:“泰迪,你全搞錯了,是你教會了我,直到遇到你,我才知道如何做老師。”
品品湯普森夫人和泰迪之間的感人故事,再反思我和學生L的一通電話。我想教師面對的無論是一名年幼的孩童,還是一位在職在崗、有家有業(yè)的成人,無論是面對面交流,還是借助紙媒、互聯(lián)網(wǎng)、電話等進行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份愛。有了對學生的愛,你就會愿意對他(她)進行多一些的了解,無論是那些脾氣暴躁的,有些羅嗦的,愛抱怨的,學習行動不積極、或是中途想退學的。有了了解,你就會有更多的理解。遠程在職學習的學生,特別是在京打工的年青人,他們承受的不僅僅是在外奮斗的艱辛,更多的還有心靈上的孤獨。他們渴望有人能夠解開他們心中的苦悶,需要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肯定。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它是可以慢,可以繞彎路,走錯路口,通過一遍遍的打磨,不斷積累的。而正確的看待和處理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挫折、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是更為重要的。
有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自己的學生有點無理取鬧,明明是已經(jīng)解釋清楚的事情或訴求,可還是一番窮追不舍的架勢,那可能正說明他(她)需要更多的傾訴,你則是她選擇的、可信賴的傾聽對象。我們應該感到榮幸,感到驕傲,并給予他(她)積極的回應和更多的、持續(xù)的情感關注。
我想對L同學說:謝謝,謝謝你對我的信任,謝謝你帶給我的思考……
我想對有訴求的同學說:如果你需要說,我非常愿意聽。
我想對每位同學說:我愿意跟你一同成長,只有時間節(jié)點,沒有時間終點。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