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朱介樂:師生情,同學誼,伴我成長
編者按:國家開放大學“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此次大賽于2017年8月啟動,歷時8個月,旨在進一步增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展示學生風采,展現學校風貌,充分營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全民終身學習氛圍。參加此次大賽的學生,不僅有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也有步入古稀之年的老年人,還有身殘志堅的特殊人群;有城市的產業工人,也有農民大學生,還有奮斗在一線的公安干警。他們用自身的學習故事講述著國家開放大學帶給他們的歸屬感,講述著新型大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帶給他們的獲得感,以及距離人生夢想越來越近的幸福感。本網陸續刊登部分獲獎作品,與讀者一起品讀他們的學習故事,用心感悟學習帶給他們的出彩人生。

朱介樂,男,28歲,國家開放大學上海分部行政管理專業
生命中很多的經歷會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而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然而,總有一些感動的人物、美好的瞬間會一直駐留在腦海中。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我在開放大學學習期間普通卻讓我難以忘懷的故事。
記得第一次上環保課,因為有事,下午3 點才到學校,走到教室門口,我還以為走錯了教室,寬敞的教室里一個同學也沒有,講臺上一位年紀較大的男老師正在整理講臺,收拾書籍。“這應該就是教我們環保的王老師吧?”當時我心里想,他看上去剛上完課準備離去,我輕輕地敲了敲門,“對不起,老師,我來晚了。”王老師抬起頭,問道:“剛來?”我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家里有事,我才來。”他呵呵一笑:“進來呀,我也剛講完課。”看到沒人,我連忙說:“不用了,王老師您課上完了,那我就回家了。”“沒事,快坐,來都來了,我幫你講講。”“那多不合適啊!您幫我一個人上啊!”“應該的。”就這樣,王老師開始了他下午的第二堂課。他講的課生動有趣,內容豐富,從環保知識到環保做人娓娓道來,他見我饒有興致,就一直上到下午五點多,足足兩小時,第一次課我就被他的敬業精神所深深折服。在此后的接觸中,我發現王老師是個特別風趣、特別熱心的人,喜歡與同學們談生活、談學習,在他的影響下,我對學習和生活有了全新的理解,他讓我得到了更快的成長,我為我們有這樣的老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開放大學,有讓我感動的老師,同樣也有讓我難以忘懷的同學之誼。
我不喜歡冬天,因為冬天太冷了。記得有一次去上課,正巧下著大雪,我沒顧上吃早飯便匆忙趕往學校。哪知道在教室里聽課的我越坐越冷,就在班級微信群里抱怨:“這什么鬼天氣,真受不了,我快要凍死餓死了!”不一會兒群里就有人問:“要吃什么?一會兒我上學的時候給你帶點過來。”“豆漿要嗎?”雖說大家都是同學,可我們班有200 多人,我認識沒幾個。心想著他們不過是客氣罷了,哪里會真買。課間休息的時候,一個我不認識的男同學提著一個塑料袋走進教室,輕輕地問:“剛剛誰說沒吃早飯?”我一愣,心里卻一暖,不好意思地說:“你當真了!我都不知道你的名字,你就幫我買了早點,真的謝謝你!謝謝!”“不客氣,我叫張勇,現在認識了,今后學習上大家多互相幫助哦。”當時我的心情,用一個詞語形容就是:冬日暖陽。后來我們成了好朋友,同學間的友誼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在開放大學,老師們真情關愛,同學們互幫互助,兩年半的學習生活就這樣匆匆而過,但發生在那兩年半中的故事至今還記憶猶新,是那濃濃的師生情、同學誼,陪伴著我成長,這份情誼我將永生難忘!(國家開放大學“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二等獎作品)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