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青年的初心】李景娟:關愛學子樹美德,愛崗敬業鑄師魂
編者按:不忘初心,促進教育公平;立德樹人,培養時代新人。這是國家開放大學建校40年來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在2019年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聆聽國家開放大學青年教職工如何生動詮釋“不忘初心,立德樹人”。

提到學籍工作,對很多人來說,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信息核對時枯燥的數據、是學歷勘誤時瑣碎的錄入、是畢業審核時單調的重復,是退學、轉學、轉專業這些細枝末節的小事,似乎與創新、與發展、與學校的中心工作相距甚遠。但是我想說,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更能真實地反映出對學生的關愛、對工作的熱愛,是對“立德樹人、愛崗敬業”最生動的詮釋。
2018年12月11日,學籍科接到一個特殊的求助電話。王敏,我校北開分部二零一六級法學專業本科學生,2018年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根據北京市司法局的相關規定,她必須在2018年12月底前拿到畢業證書,才能申請法律職業資格證。否則,考試成績失效,再想拿證,必須重新參加考試。但是,這個時間比我校常規的證書頒發時間提早了整整兩個月。面對特殊情況,學籍科全面分析、仔細研究事情涉及的各個環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匯報領導同意后,學籍科及時與分部聯系,提前上報畢業數據,不到兩天就完成了畢業數據審核、學歷數據上網、打證數據處理等全部工作,14日便將畢業證書送到了王敏手上。在順利拿到法律職業資格證以后,王敏專程來到學籍科,她送來一面錦旗,“授業一絲不茍,解惑無微不至”。
2018年11月16日,學籍科接待了一名到訪學生,他情緒激動、言辭激烈,經過耐心安撫和細心詢問得知,他叫李卓,來自陜西。2017年我校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2018年秋通過了當地某事業單位的公開招才,報到前單位要求必須提交學信網的學歷注冊備案表,但在學信網注冊后,他并沒有查到自己的本科畢業信息,因此李卓認定是國開沒有做好他的學歷信息上網,大有興師問罪之意。經過查閱相關資料以及與本人的溝通交流我們了解到,原來在讀期間因戶籍問題他做過身份證號變更,但沒有向學校提出信息修改,因此學信網上的信息仍然是原號碼。經與陜西分部和當地戶籍部門反復溝通核實,我們為他辦理了學歷信息勘誤,在報到日期前順利查到了學歷注冊備案表。在李卓心里,學籍科的老師心系學子,是真正的“寒冬暖陽”。
在學籍科,這樣的故事有很多。有與合作高校鼎力溝通,為學生加急辦理學位證書,解決子女入學難題的故事;有真情服務邊疆學生,推動新疆電大教育事業發展的故事;有為退役軍官反復核查、多方求證,及時辦理學歷信息勘誤,助其繼續求學圓夢的故事。大家說,這些是小事嗎?對你我而言,確實是無關大局、再細微不過的工作日常。可對眾多的國開學子來說,卻是關乎個人職業生涯的大事。以真心待學生,以真情做工作,這是學籍科始終不忘的初心,也是所有國開人優秀品質的突出體現。
學籍科目前在編4人,服務于全國4百多萬在校生和千萬畢業生。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組數字,2019年4月以來,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學籍科共收到退學申請333批,辦理退學7460人,信息修改2468條,辦理畢業證明書756份,這些僅僅是一名工作人員的部分常規工作。瑣碎,但很重要,看似重復,卻又件件不同,來不得半點馬虎,也容不得半點差錯。枯燥而龐大的數字后面,是責任、是擔當、更是國開人引以為傲的信譽。
近年來,國開學生數量不斷增加,面對龐大的學生群體,學籍科主動應變,開始了提質增效、創新探索的自我改革之路。針對畢業證書發放遠滯后于畢業時間,嚴重影響學生后續升學、求職的問題,2017年學籍科進行了畢業管理改革。將一年兩季的畢業生各分為三個批次進行畢業審核及證書辦理,增加了業務辦理次數,滿足了學生快速畢業拿證的需求,卻大大增加了學籍科的工作量。每個寒暑假的第一天,都是第二批次畢業審核開始的時候,因此每個假期,學籍科都要加班整整兩周。正是這種奉獻,讓瑣碎的工作趨于完美;正是這種擔當,讓重復的工作有了溫度;正是這種熱愛,讓枯燥的工作變得多彩。
當你面對的群體不是以百、千、萬來計,而是數十萬、數百萬計的時候,任何一項簡單的服務都不再簡單,任何一項平常的工作都變得不平常。“把平凡的事情重復做,把重復的事情認真做”,這是學籍管理工作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一以貫之的工作信念。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