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張小敏:我殘疾,但不殘廢
編者按:國家開放大學“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此次大賽于2017年8月啟動,歷時8個月,旨在進一步增強學校的社會認可度,展示學生風采,展現學校風貌,充分營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全民終身學習氛圍。參加此次大賽的學生,不僅有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也有步入古稀之年的老年人,還有身殘志堅的特殊人群;有城市的產業工人,也有農民大學生,還有奮斗在一線的公安干警。他們用自身的學習故事講述著國家開放大學帶給他們的歸屬感,講述著新型大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帶給他們的獲得感,以及距離人生夢想越來越近的幸福感。本網陸續刊登部分獲獎作品,與讀者一起品讀他們的學習故事,用心感悟學習帶給他們的出彩人生。

張小敏,女,43歲,國家開放大學廣州分部社會工作專業
在我出生1 個月左右,我的右手長了個淋巴腫瘤,醫生說,必須截掉,否則淋巴毒一上到肩膀就沒命了,就這樣,我只剩下左手。從懂事開始,我就知道,我跟其他小孩不同。他們經常取笑我,說我是個殘疾人。走在路上,回頭率百分之百,他們像看怪物一樣看我,不過慢慢地我也就習慣了。
好不容易上完初中,我想上高中,讀大學,可那個時候老師很明確地告訴我,就算你考上了,也沒哪個學校會錄取你,因為你是殘疾人。無奈之下,我在一所普通中專里,草率地完成了學業。出來找工作,難!招工的看到我只有一只手,連試一試的機會都不給我。我心里很難過,我是沒了一只手,但我不是做不到呀!難道沒有了一只手,就連追求理想的資格也不應該有嗎?
我是個很要強的人,10 歲就學會了扎頭發、騎單車、裁縫、編毛衣。后來學會了使用電腦、平面設計、電子商務、點心制作、插花,考取了社工資格證,還跟老師學了廣繡,我繡的作品還入選了番禺民間女藝人才藝展。2015 年廣東省殘疾人職業技能賽,我獲得了插花“第一名”。
這么多年來,我學了很多技能,拿了很多獎,可那個大學夢一直都扎在心里。就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開放大學有專為殘疾人開設的社工專科,我心中的大學夢瞬間被點燃了。當你以為永遠失去機會,機會卻突然出現在你面前時,我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這次再也不能錯過了,就這樣,我成為了開放大學的學生,開始了我的大學圓夢之旅。
假如你沒上過大學,你真的很難體會到大學給你帶來的感覺。那里有更寬廣的視野、更豐富的內涵,是一個可以讓夢想放飛的地方。還記得第一天,踏進學校大門的一剎那,我的內心百感交集,終于可以上大學了。雖然遲了二十幾年,但沒有關系,我依然是當年那個渴望上大學的女孩。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開放大學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學校,開放性教學模式,讓我在不影響家庭和工作的前提下,盡情享受教育的權利。
2015 年,我獲得了番禺區“百姓學習之星”和廣州電大“感動校園十大人物”稱號,這是對我在學習上的肯定,更是對我的一種激勵和鼓舞,上了開放大學,不但圓了我的夢,更讓我的工作有了質的飛躍,也因為有了社工的專業的知識,讓我在義工工作中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人,也給身邊的殘疾人樹了一個榜樣。
雖然我身體有殘疾,但我不殘廢。殘缺的肢體給我帶來風雨的生活,但無法阻擋我在風雨中前進的腳步。不是老天給你這個樣子,你就是這個樣子,而是應該由我自己來選擇,我可以活成什么樣子!殘疾人不是殘廢人,古人云“泛愛眾,而親仁”,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殘健共融的美好家園?。▏议_放大學“我的學習故事”演講大賽一等獎作品)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