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發展舉措:從7個“更”出發
到2015年,全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達1341所,招生數348萬,畢業生數322萬,在校生數1048萬,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為社會提供技術培訓超過2000萬人次。高職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葛道凱表示,“快速發展是新世紀以來高職教育的重要特點;匹配產業是主要旋律;管用實惠是重要成績。”
“看高職教育是否‘管用實惠’就要看高職教育的就業情況,看高職教育是否能解決畢業生的實際問題。”葛道凱表示,2013年以后,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0%以上,2010-2015年高職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長趨勢明顯,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59.1%。自2010年以來,高職畢業生專業相關度保持穩定,2015年,高職理工農醫類畢業生中有64%從事的工作與專業相關。
我國高職教育專業設置漸趨合理。專業類由原來的78個增加到99個,專業總數由1170個調減到748個。調減后的一、二、三產相關專業數比例為6.8:39.4:53.8,與當前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基本吻合,更加適應現代產業發展的新要求。
我國高職教育的產教融合不斷深化。教育部調整重組62個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門類。積極召開產教對話活動,推動校企聯合實施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啟動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遴選165家單位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對于今后一個時期的高職教育發展舉措,葛道凱表示從7個“更”出發,即“更明的方向、更高的質量、更優的結構、更順的體制、更強的保障、更加的公平、更好的開放”。
關注國開之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