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基本建成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在線教育普惠行動,到2020年,基本建成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多級分布、互聯互通的數字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
該《規劃》是“十三五”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規劃》提出了引領創新驅動、促進均衡協調、支撐綠色低碳、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建共享、防范安全風險等6個主攻方向;部署了構建現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泛在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的大數據體系、構筑融合創新的信息經濟體系、支持善治高效的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體系、打造網信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體系、拓展網信企業全球化發展服務體系、完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等10個方面任務;確定了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超前部署、北斗系統建設應用、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共享開放、“互聯網+政務服務”、美麗中國信息化、網絡扶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繁榮網絡文化、在線教育普惠、健康中國信息服務等12項優先行動;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規、創新制度機制、開拓投融資渠道、加大財稅支持、著力隊伍建設、優化基礎環境等6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規劃》明確,在線教育普惠行動的目標是:到2018年,“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取得顯著進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多級分布、互聯互通的數字教育資源云服務體系。
《規劃》提出,促進在線教育發展。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在線開放課程和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和現代教學技術優勢的高等院校開放共享優質課程,提供全方位、高質量、個性化的在線教學服務。支持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開展在線教育。創新教育管理制度。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學分認定和管理制度創新,鼓勵高等院校將在線課程納入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加強對在校教師和技術人員開展在線課程建設、課程應用以及大數據分析等方面培訓。縮小城鄉學校數字鴻溝。完善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各級各類學校寬帶網絡全面覆蓋、網絡教學環境全面普及,通過教育信息化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覆蓋,共享教育發展成果。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運用在線開放課程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優先引進前沿理論、工程技術等領域的優質在線課程。積極推進我國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走出去,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